│征文│感悟人大 砥砺前行
时光不居,岁月如流。2024年,我们迎来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5周年!转眼间,我到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作已有5年多,能够有幸成为新时代人大工作的见证者和践行者,我倍感骄傲与自豪。回顾过往点滴,有茫然更有释然,有付出更有收获,就像是在读一本好书,每一段章节都是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人大:大不一样
2018年12月,我有幸通过遴选考试顺利进入了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从一名组工干部到人大工作的“新兵”,我既感到欣喜,又感到困惑,因为在此之前,我对人大的认识和了解比较肤浅,只知道每年都要开人民代表大会,对人大是什么?具体干什么?并不是很清楚。五年多来,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我逐渐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人大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是支撑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在一个国家的各种制度中,政治制度处于关键环节,反映着一个国家社会制度的阶级本质,体现国家的道路选择。政治制度核心是国体、政体问题。国体是指国家的性质,也就是由谁掌握国家权力;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也就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怎样掌握国家权力;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和体现国体,二者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与之相适应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深刻总结近代以后中国政治生活惨痛教训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国社会100多年激越变革、激荡发展的历史结果,是中国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运的必然选择。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是在我国政治发展史乃至世界政治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全新政治制度。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依法履行好宪法法律赋予各项职权,是人大工作的职责所在、使命所在。经常会听到有人说,到人大工作就是“退居二线”,其实不然。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线”,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线”,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线”。从人大所处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位置、所起的作用方面来说,人大又不完全等同于“火线”。人大主要是立足法定职能开展工作,按照人大工作规律办事,发挥规范保障、推动促进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创造性地做好立法、监督等工作,更好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攻坚任务。”这个“助力”,就是对人大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精准定位。也就是说,在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人大主要是通过制定法规、作出决定提供法治保障,通过开展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发现问题、推动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去处理具体问题,其工作的着力点、方式方法、运行机制与党委政府不尽相同。因此,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就要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找准人大工作的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以高质量履职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人大:大有可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面加强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取得重大成果,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指引人大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特别是在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首次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了“四个机关”的重要定位,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大的新定位、新要求,丰富和拓展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科学内涵、基本特征和本质要求,深刻回答了什么是人大、建设什么样的人大、怎样发挥人大职能作用等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充分体现了对人大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为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让我们广大人大工作者备受鼓舞,更加提振了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信心。
几年来,我深刻感受到,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聚焦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愿,自觉发扬担当精神,着力发挥人大职能作用,有效推动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比如,在立法工作中,市人大常委会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围绕停车场建设管理、扬尘污染、物业管理、电梯安全、餐饮浪费等方面开展“小切口”“小快灵”立法,使制定的法规更加务实管用,制定的《淮南市电梯安全管理条例》《淮南市反餐饮浪费条例》先后被评为淮南市年度十大“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再比如,在监督工作中,市人大常委会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综合运用听取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专题询问等多种监督方式,创新开展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满意度测评、全市两级法院执行类案件和全市公安机关道路交通安全类案件评查等工作,推动“一府一委两院”不断加强和改进工作。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2019年10月,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未通过市政府关于全市保障性住房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报告,这在我市人大工作中是少见的。对此,市委书记专门作出批示,市长亲自部署推动,相关部门和各县区认真抓好整改。市人大常委会将该项工作继续作为次年年度监督重点,在2020年4月份的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上再次听取审议了市政府关于全市公租房建设和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并组织开展专题询问,有效推动问题整改到位,受到社会广泛好评。可以说,这是市人大常委会“动真格”监督的一个缩影,改变了过去自己认为人大只是“开开会、走形式”的片面印象,有效彰显了人大监督的刚性和实效。因此,每当我看到“一府一委两院”的工作由于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而不断加强和改进;每当我看到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以代表议案建议的形式提出而得到解决;每当我看到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面对宪法庄严宣誓,深感使命在肩时……作为一名人大工作者,那一刻我都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庄重感和自豪感。
人大:助我成长
记得我刚进入人大机关工作时,有一些人会有“年纪轻轻,却到了人大”的疑问和误解。事实上,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工作千差万别,不同岗位有许多方面需要学习和掌握,要把每一项工作做好有不同的“长征路”要走,人大机关更是能让年青人快速成长的地方。
其一,人大工作所涉及面广,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方面面,还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程度日益加深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学习,从而提高依法履职的能力和水平。这几年,我始终把学习作为做好人大工作的首要任务,在认真学习党的政治理论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针对自己从事文秘岗位的特点,注重学习各类领导讲话稿和会议材料,认真学习《人民代表报》《中国人大》等报刊杂志,努力做到多学、多思、多写、多改,积极在中国人大网、《江淮法治》等省级以上媒体发表稿件,文字写作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从一个不会写材料的“小白”成为了人大机关文字工作的骨干。
其二,人大工作具有很强的法律性、程序性,一般每年要开一次人代会,每两月要开一次常委会会议,并定期召开主任会议、党组会议等,每种会议都有严格的规定和程序,容不得半点懈怠和疏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熟悉掌握各类会议议事规则,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这几年,我一直都参与省、市人代会和常委会会议等重要会议的服务保障工作,深刻体会到“程序合法合规”“细节决定成败”的重要性,着力修炼一丝不苟的工作习惯,注重从自己和他人的错误、过失中总结汲取经验教训,进一步增强了依法办事的意识,培养了谨慎行事的作风,锻炼了注重细节的品质。
其三,人大常委会的各级领导大多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阅历,年轻干部可以向他们学到许多为人处世和做好工作的方式方法,相比其他部门和单位的干部来说,人大机关的年轻干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几年,我通过参与服务保障各类会议、参加调研视察活动等方式,有幸能够聆听到省市各级领导的发言讲话,有机会与常委会各级领导深入探讨研究问题,从而感受到他们的领导艺术魅力,学习到他们的宝贵工作思路和经验,开拓了眼界,丰富了知识,进一步增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时间从来不语,却回答了所有问题。回首过往,我深深的感恩,遇见人大、服务人大、工作在人大。在未来漫长的工作征程中,我会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不辜负领导的信任和同事们的支持,不负韶华、砥砺前行,不断为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添砖加瓦、作出自己的应有贡献!
办公室 陶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