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会机关投身攻坚行动、勇当模范先锋

发布日期:2025-02-25 15:27 来源:淮南市人大常委会阅读:109字体【  

根据市直机关工委相关要求,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委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强化党建赋能引领功能,提升党建服务发展水平,积极投身“五大攻坚行动”、努力争做“五个模范”。

一、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委深刻认识到开展此项活动是贯彻落实市委关于扎实推进“五大攻坚行动”部署和要求的重要举措,及时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对五大攻坚行动进行周密安排部署。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作为“城市更新攻坚行动”党员先锋队,更是结合人大工作实际,制定了详细的落实举措。机关各党支部及时传达文件精神,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和引导党员争做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环境大优化、作风大转变、任务大落实的模范。

二、强化责任意识,积极投身实践

(一)筑法治之基,不断提高立法质量

一是协助修订《淮南市城市绿化条例》。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上位法的有关规定,适应当前城市管理“精细化”和城市绿化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协助修订《淮南市城市绿化条例》,对部门职责、规划建设、管护措施、法律责任等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优化、量化,增加了规定编制符合地域特色的城市绿化植物名录,限制种植易产生飞絮等致人体过敏的植物,特别是针对社会各界反映强烈的工程建设项目配套绿化工程未与主体工程同步交付使用的行为,明确由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突出立法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为助推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二是做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立法相关工作。为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以高水平法治破解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关键小事”,做好生态文明建设“民生大事”。在市人大常委会分管领导带领下,先锋队参与立法调研组,赴吉林长春市、辽宁盘锦市、大连市考察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具体情况、经验做法和贯彻落实条例的具体举措,并就地方立法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交流,为下一步立法工作打好基础。

(二)强执法监督,确保政策落地落实

一是聚焦重点工作,不断优化监督工作切入点。针对城市更新领域重点工作,协助提请常委会会议听取审议了市政府关于大通区DTGM-02地块详细规划及淮南市九龙文化陵园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的议案,进一步推进生态绿色殡葬;连续三年聚焦煤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运营问题,通过现场调研、跟踪督办、专项报告等多种形式,打好监督“组合拳”,推动园区污水处理厂运营归属和高盐废水处理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协助提请主任会议听取了全市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管情况专项报告,从加快城市更新、规范市场秩序、防范化解风险、强化监管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初审意见,促进全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去年以来,累计监管预售资金67.57亿元,涉及房地产的信访投诉同比下降66.29%,全市“保交房”项目交付率达81%,位居全省第1。二是扎实开展城市更新领域执法检查。在《淮南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施行一年后,第一时间协助常委会开展了执法检查,通过现场检查和群众反馈,系统梳理发现了姚家湾拆迁区等11个项目工程具体问题,形成问题清单,并针对性提出对策建议,督促生态环境等有关部门全面加强监管,深入开展宣传,加大惩处力度,持续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三、开展特色活动,赋能城市更新

一是深入开展调研,了解民生需求。先后协助常委会委员和市人大代表聚焦城市公厕新改建和中小型垃圾中转站升级改造、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及监管等方面,开展了11项工作调研。针对各项调研活动发现的问题,各相关部门及时进行了整改落实,推动了相关工作的开展。协助邀请各级人大代表90余人次参与立法、监督、调研等工作,充分发挥代表联系群众的优势,聚力解决城市更新领域中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二是积极开展“垃圾分类我先行”活动。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委组织党员干部深入联系社区、包保企业发放“垃圾分类倡议书”等宣传手册,引导广大群众熟悉垃圾分类方法,形成创建合力;利用机关楼层间设置的垃圾分类投放箱,号召党员干部带头做垃圾分类的倡导者、践行者和监督者。三是定期开展“党旗领航、党员带头,文明创建做先锋”主题党日活动。组织机关党员落实“四个带头”,定期前往田家庵区锦里社区开展创建活动,对社区环境卫生进行了全面巡查和清扫,与社区工作人员共同清理杂物,捡拾垃圾,美化了社区环境,得到了群众认可。

下一步,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将持续深入投身“五大攻坚行动”,争做“五个模范”,进一步加强与各方沟通协作,不断强化监督职能,积极探索城市更新新模式、新路径,推动城市更新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淮南而努力奋斗!

办公室  陈晓悦